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問題:家長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?其中一個回答讓我深表贊同:愛孩子,就一定要好好陪他讀書。美國有一項非常著名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叫“三千萬詞匯鴻溝”——三歲兒童每天使用詞匯的86%-98%都與父母閱讀相關;兒童到了六歲左右,他們之間的詞匯量之差可以高達三千萬!(相當于40本紅樓夢)這個研究說明,在孩子0-6歲的時候,家長給孩子進行閱讀,是非常重要的。你越早給孩子讀書,孩子的認知就越強;而孩子認知越強,未來的成就也越大。
很多人說:上了一天班那么累,塞個ipad給孩子看視頻學習不就得了?為什么還要讀書呢?如果你這樣認為,那么你就陷入了教育孩子的誤區(qū)了。要知道,電子屏幕上的圖像更多是靠視覺器官的感知,而不是頭腦的思考,孩子逐漸就習慣了這類“不需思考的信息”。長期將孩子交給“電子保姆”照顧,以后孩子就更容易沉迷于電子游戲,變得懶得看書、更懶得動腦筋思考……
還有人說:孩子那么小,能看得懂嗎?給他讀書,他也不感興趣呀。其實,并不是孩子對書不感興趣,而是你選錯了書!對于0-6歲的孩子而言,他們并不需要看太多字數(shù)的書,而應該看的是專屬于他們的閱讀書籍——親子繪本
你可能會感到疑惑:繪本和小人書、黑白卡、故事書這些有什么區(qū)別呢?為什么孩子從小一定要讀繪本?實際上,寶寶0-6歲也是大腦發(fā)育的黃金期,對語言表達、情緒、感知覺、社交啟蒙等都有必須的要求。這意味著:孩子不僅要多看,還要多聽、多讀、多觸摸、多互動、多思考。而這些,普通的書籍是無法滿足孩子的,但通過專業(yè)的親子繪本,卻可以實現(xiàn)這一點。
親子繪本對孩子究竟有哪些幫助?
1、提高孩子的“專注力”和“邏輯思維”
每一本書都為當前月齡的孩子量身打造,隨手一翻就是一個新的故事情節(jié),強互動的鍛煉了寶寶的“邏輯思維”。還可以咬、觸摸、聞,同時調(diào)動多重感覺器官,促進大腦神經(jīng)發(fā)育。獨具匠心的洞洞書更是滿足了寶寶咬書和小手摳摳的需求,就算不愛讀書的孩子,也會變得專注感興趣。
2、提升孩子的“認知能力”
別具一格的設計、多種玩法,讓書比玩具更加有趣,孩子可以一邊讀書一邊拼圖互動,認識各種物體和小動物,提高孩子認知能力。
3、鍛煉孩子的“語言表達”和“精細動作”
親子繪本中的“有聲書”,能夠發(fā)出各種聲音:動物叫聲、自然界聲音、童謠兒歌,讓寶寶聽覺神經(jīng)和語言表達從小就得到鍛煉。而“翻翻書”更能激發(fā)寶寶好奇心,拉一拉、轉(zhuǎn)一轉(zhuǎn),在看書的過程中順便鍛煉了寶寶手指的靈活度,大腦更聰明。
繪本閱讀早已不單單是一種教育模式,它已經(jīng)慢慢變成了活躍孩子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的一個過程,對孩子智商、情商的培養(yǎng)都有非常大的幫助。別因為小小的繪本錯失孩子最重要的黃金期!